万类霜天竞自由,万事万物该是互相依存,共同拥有璀璨繁华的世界,人类亦是如此,然而人类在历史洪流中翻涌扑腾,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带着尖牙利口大口撕咬起欧洲各国,利益的唾液滴下,资本也跟着肮胀的叫嚣。1942年,漆黑冰冷的枪口抵住弱国脊背,侵略的号角再次从帝国主义红喉里震撼发声。世界经历这些冰冷的战争,喘息良久,直到今天,尽管已无明面上的战争,暗地里也暗流涌动。
21世纪的中国到今天已然成为一个举重若轻的国家,一直在国际上都是彰显大国风范,早在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一个世界,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21世纪以来,人类进入了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成长,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力量的上升远远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另一方面,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正像德国社会学家所说人类进入了风险时代。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兵戎相见时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而这些问题都是全球性的,对我们人类来说都是毁灭性的,解决这些问题仅仅依靠一个国家是不行的,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为此,中国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立足当前展望未来的一个对全球有益的观念,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平等协商,开创共赢共享的未来;要开放创新,开创发展繁荣的未来;要同舟共济,开创健康安全的未来;要坚守正义,开创互尊互鉴的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无疑是中华民族的哲学思维和价值理念在新时代的现实实践,打破了国际上形而上学的思维,有助于破解“零和博弈”的恶性竞争思维,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国际治理模式,追求双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目标共识。坚持低碳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新挑战,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确立各国平等参与的大国主体意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打破了过去以血缘、地缘等传统因素主导的共同体的局限,并从整体性思维出发,把全人类看作是一个整体,其目的就在于构建一个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和而不同的价值共同体、共建共享的安全共同体、同舟共济的行动共同体、生态文明的环境共同体。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 “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愿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